深度学习
作者:严蔚敏,吴伟民出版日期:2007-3-1出版社:清华出版社页数:334ISBN:9787302147510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28.95MB点击进入下载页:《数据结构(C语言版)》 (提取码:xl5w)站长推荐本书的第1章综述数据、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等基本概念;第2章至第7章从抽象数据类型的角度,分别讨论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和二叉树以及图等基本类型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第8章综合介绍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中涉及的动态存储管理的基本技术;第9章至第11章讨论查找和排序,除了介绍各种实现方法之外,并着重从时间上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比较;第12章介绍常用的文件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是为“数据结构”课程编写的教材,也可作为学习数据结构及其算法的C程序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基础课,是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所有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要用到各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因此,要想更好地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仅掌握几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难以应付当前众多复杂的课题。要想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还必须学习和掌握好数据结构的有关知识。打好“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扎实基础,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人工智能、图视学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使用计算机的目的主要是处理数值计算问题。当我们使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一般需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首先要从该具体问题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或选择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
研究数据结构是为了编写程序,编写程序是为了解决问题。用计算机求解一个现实问题,一般可用以下的问题求解模型加以描述:现实问题→数学模型→算法→程序→解也就是说,首先要从现实问题出发,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最后根据此算法编出程序,经过测试、排错、运行直至得到最终的解答。(现实)问题、数学模型、算法和程序是问题求解过程中出现的四个不同的概念。问题(problem):从直觉上讲,问题无非是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即对应一组输入有一组相应的输出。在问题的定义中不应包含有关怎样解决该问题的限制。只有在问题被准确定义并完全理解后才有可能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在问题的定义中应该包含对所有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说,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和磁盘空间以及运行时间)的限制。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