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区块链与骑自行车的人2016年,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高盛集团、纳斯达克等在内的金融巨头,都表达了对区块链技术的热衷。这些巨头们热衷的区块链技术,又被称为分布式账本,那么分布式账本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先从另外一件事说起。在纳斯达克成立之前,人们用自行车驮着装满债券的包,在华尔街骑来骑去,目的就是尽快完成清算。后来业务越来越多,自行车就忙不过来了。20世纪60年代,华尔街每周只交易4天,每天4个小时,就是为了能让清算速度跟上交易量。这样发展下来,大家觉得不行啊,自行车肯定跑不过计算机。1971年,有人就开会说,咱们想想办法吧,于是提出了DTC(美国存管信托公司)清算系统。这个系统的办法就是所有的交易都要在系统内进行,包括经纪人也要接入这个系统,现在纳斯达克还在用。很明显,它的问题只是换了一辆可
区块链的核心概念在讲解区块链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将区块链中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做一个简单的阐述。一、区块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包含元数据的区块头和包含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构成。区块头包含三组元数据:1.用于连接前面的区块、索引自父区块哈希值的数据;2.挖矿难度、Nonce(随机数,用于工作量证明算法的计数器)、时间戳;3.能够总结并快速归纳校验区块中所有交易数据的Merkle(默克尔)树根数据。区块链系统大约每10分钟会创建一个区块,其中包含了这段时间里全网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交易。每个区块中也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ID(识别码),这使得每个区块都能找到其前一个节点,这样一直倒推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交易链条。从诞生之初到运行至今,全网随之形成了一条唯一的主区块链。[3]二、哈希算
区块链的模型架构有关区块链的模型结构问题,已经被谈论千遍万遍了,基本已经成为一种定义式的问题了,我们将使用诸多资料中相对较为全面,也较容易理解的一类解释来向大家阐述。区块链基础架构分为6层,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每层分别完成一项核心功能,各层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一、数据层数据层主要描述区块链技术的物理形式。区块链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们首先建立的一个起始节点是“创世区块”,之后在同样规则下创建的规格相同的区块通过一个链式的结构依次相连组成一条主链条。随着运行时间越来越长,新的区块通过验证后不断被添加到主链上,主链也会不断地延长。每个区块中也包含了许多技术,比如时间戳技术,它可以确保每一个区块按时间顺序相连接;再比如哈希函数,它能够确保交
区块链行业作为一个21世纪的风口行业,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一章我们将选取几个有特点和代表性的人物,向大家讲述区块链行业中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当然,在人物选取方面,我们争论了很久,从最初的20人到最后的5个人,我们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些或许不是最著名,但相对来说最有特色的人来填充这一章。一位是不可不提的传奇人物中本聪;一位是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发明了智能合约的尼克·萨博;另两位是有鲜明性格特点的意见领袖,在《纽约时报》撰写关于比特币的专栏的男子马克·安德森以及从华尔街走出的神奇女子布莱斯·马斯特;最后一位是区块链行业的投资大亨巴里·希尔伯特。
说起区块链行业里的传奇人物,不提这位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他就是中本聪——比特币的创造者,可以说区块链的核心理论就是他发明的。打个稍微夸张的比喻:上帝创世的时候说“要有光”,于是世界便有了光;中本聪对着计算机屏幕敲啊敲,然后大喊一声“出现吧,我的比特币”,于是便有了比特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这位传奇人物不仅有才还很有意思,明明有才华却偏偏要靠性格吃饭,把神秘主义的原则诠释得彻彻底底,比特币发展初期的时候,他甚至匿名参与指导。后来比特币和区块链越来越火,中本聪却完全隐身了,既不动用自己手里价值十几亿美元的比特币,也不去申请专利,就连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都没能让他现身。不过,不管他究竟是谁,什么时候出现,此生还会不会出现,他都实现了我小时候大声喊出的梦想——“我要改变世界”“我要成
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上帝的苹果”砸中,于是茅塞顿开,发明了牛顿运动定律。在区块链领域,也有这么一个人被自动售货机“砸中”,他发明了智能合约。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动售货机,这个笨头笨脑的大家伙其实非常厉害。你塞进去钱币,它就会吐出来商品。我们看不到内在的工作机制,但都知道,你不塞钱进去,就不会有东西吐出来。说到这里,我们的话题就可以展开了。此人根据售货机的灵感,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他就是尼克·萨博,他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密码学家、法律学者,是智能合约等创新概念的先驱,他还曾被人怀疑是中本聪。目前,他正在募集资金,打算建立一个区块链技术公司。介绍一位科学家最科学的方式就是讲述他发明的科学。我们回到开始的话题,在尼克·萨博眼中,自动售货机有着不一样的魅力,购买者向售货机投入一定数量的货币,选择要
因为比特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天生带着一种极客的气息以及一种“尔等凡人你们看不懂夜的黑”的高傲气质,所以,区块链行业的权威和意见领袖更多是低调、不爱发表观点的男性。但是,其中仍然有几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意见领袖,比如区块链创业公司BlockCypher的CEO(首席执行官)凯瑟琳·尼科尔森,该公司已经筹集了350万美元的资金,还有数字资产控股公司的CEO布莱斯·马斯特等。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布莱斯·马斯特,她是摩根大通前高管,在摩根大通待了近30年,离开摩根大通之后开始了创业之旅,她创立了数字资产控股公司并担任CEO,这是一家寻求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华尔街市场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就是她的前任雇主摩根大通。摩根大通现在正与数字资产控股公司合作测试使用区块链来加快结算速度。她认为,“
1971年,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小男孩降生了,谁也不知道,这个小男孩长大后将在世界上掀起的风云。他9岁开始接触计算机,在图书馆自学Basic(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和沃伦·巴菲特对峙,说比特币是来自火星的技术,他被誉为“互联网的点火人”。这个人就是我们要说到的第4个人物,在《纽约时报》撰写关于比特币的专栏的男子马克·安德森。我们先来简要说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履历,马克·安德森虽然不像比尔·盖茨、乔布斯那么出名,但是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和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他的几次创业经历谈一谈。在最初的十多年里,围绕在安德森身上的光环是“网景公司”——第一代浏览器的缔造者。1992年,安德森和小伙伴一起研发出了第一个加入图像元素的网页浏览器Mosaic。1993年,安德
下来,我们将要讲述一位“画风清奇”的人物,闯荡江湖有一门独门绝技——“买买买”。网上时不时就会弹出这样的信息:某某区块链公司被买了,某某比特币公司被收购了,某某金融科技公司又被投资了……大多数时候,这些新闻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身影。他就是巴里·希尔伯特,数字货币集团(DCG)的CEO。他的“采购清单”遍布全世界约20个国家,投资的公司约有60家之多。巴里·希尔伯特领导的数字货币集团是一家投资公司,而不是投资基金。他说道:“数字货币集团拥有投资公司、收购公司以及永久持有资本的权力,我们不是一个基金,不需要把资金返还给有限合伙人,而是在公司内部重新部署资本。我们的目标是加快一个更好的金融体系的发展。”[4] 数字货币集团对区块链可谓情有独钟,投资的都是一些以区块链为重点的初创公司,早期的
或许你第一次听到区块链这个词是因为比特币,也可能是通过某个金融科技峰会,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似乎所有行业都说自己和区块链有点关系。我们正在积极探讨区块链技术,我们正在组建区块链实验室,我们的某位专家是区块链行业的“大牛”,他会带领我们用区块链的思维探索企业新的转型之路……诸如此类的话不绝于耳。似乎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能和区块链扯上关系,这究竟是抢风口还是真事实呢?在本章中,我们将选取几个比较热门的领域和相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下“区块链+”这个词,看看区块链在不同领域都展现出了哪些不一样的风采。在论述中,我们将引用许多国内外的真实案例和行业专家的观点,相关的参考资料及来源我们会一一注明。